旅人風景 品味永康街

翻攝自維基百科

永康商圈以「永康公園」為中心,範圍包括永康街、麗水街、一小段金華街和永康街街口的信義路二段。日治時代的永康社區被稱為「福住町」(永康街前段)及「昭和町」(永康街後段及青田街)。由於此處鄰近總督府等機關重地,殖民政府因此將其規劃為日本高官的宿舍區。二次大戰後殖民者離開,留下的舊房舍漸漸成為台大、師大及政府機關宿舍,而永康街與麗水街一帶,也逐漸被眷村及島內移民的矮房佔據。

而後,在國民政府初遷台時,從中國各省而來的居民便帶來了許多的家鄉料理,使這裡成了外省美食的聚集之處。
附近住宅區、文教區林立,漫步在永康街周圍的巷弄裡,總是有中幽幽清清的愜意感!
現在的永康街一代十分熱鬧,一旁不僅有綠意盎然的大安森林公園,時不時還能聽到許多音樂會。
附近的建國花市,更是許多人必去的花式,看看爭奇鬥艷的花恣意地綻放,心情也不禁舒爽許多!

翻攝自Blowing Puffer Fish的台北 / Taipei - 永康街

在永康街附近還有許多美食、小店值得駐足。
國民政府初遷來台時;總是有種清清幽幽;永康街一帶;必去的花市;無論是小籠包、擔仔麵、蔥油餅、芒果冰等,都是許多旅人喜歡佇足品嚐的美食。
永康街上,常常會看到媽媽帶著小孩在度小月店門口佇足看著池子的小魚游著游著,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喊著「魚~~」
來自台南的擔仔麵,經過探訪詢問才知道,有著百年歷史,原來每一個煮麵的環節,都蘊藏著前人的巧思,為的就是讓這碗麵呈現出絕佳的味道,點了碗擔仔麵,坐在一旁看著麵師熟稔的動作,彷彿回到水仙宮前的感覺,那般的特別。

度小月 台北永康店 店門口
度小月 師傅煮麵

細細觀察永康街的房子,帶有點舊舊的質感,特別讓人想感受一下。
穿越人聲鼎沸的永康商圈,來到「臺北最美的一條街」:青田街。走進青田街,沿途上許多小店、書店,隱藏在巷弄中,不是特別明顯卻令人心之所向。

台北 永康街

日據時期的青田街是當時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的宿舍區,時光流轉,大部分的宿舍都已難見其原貌,而位於青田街七巷六號的這棟日式建築算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棟。
已被暱稱為「青田七六」的這棟日式房舍,興建於一九三一年,是當時臺北帝國大學足立仁教授的宿舍,而足立仁教授也是這棟房子的設計者。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外交上採取脫亞入歐政策,外交政策反映在建築風格中,青田七六處處展現了洋式建築與和式建築融合的特色。

細細品味永康街,你會發現完全不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