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兩年前去越南的一家店,老闆是建築師,跟他談,建築概念放在設計上,我也讀建築,我自己的方法跟他一樣才知道方法是一樣。我們做建築,以前建築前面有庭園,還有圍欄、一線門,以前的規格,需要經過這儀式的感覺,我的方法是可行的。
沉澱之後,我了解建築動線規劃好了,給居住的人就會有心情的變化,藝術也是這樣。先看中間密麻的圖案,然後在留白的地方,繪畫去欣賞的部分,跟建築有類似的應用。我的家人問我,你怎麼做這些?怎麼不去做建築?我也沒有浪費這些,我還是將建築的理念結合進設計。我要常看哲學的書,慢慢了解自己的風格,為何他們喜歡我們的作品,很多要別人跟我說我才會發現。我有這樣的才能,慢慢做,將自己的創作給作起來。
洪總監:我覺得這是一個時間點,這樣的契機,一個階段,讓你把整個過往經驗,個展的當下分享出來,讓參與的民眾,讓大家感受到。上次在會場上,讓人驚豔,一直想讓人仔細觀察,有一種表達的語彙,有自己的生命力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