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度小月自2017年起,以十年磨一劍的積累,開始提出構想─「看見台灣、看見度小月」,為主軸。結合美食與藝文,邀請台灣在地藝文創作者,在海內外展出精采作品。
此次邀請香港藝術家張匯希Rolland來台展出個人首展!青年藝術家張匯希以樹脂開展夢想創作,每一幅創作作品都有其獨特風格與巧思。此次特別邀請度小月洪秀宏總監與青年藝術家張匯希一起對談,深入了解Rolland的創作歷程。

面對人生十字路口充實自己創作突破
洪總監:看到Rolland的創作,給人的感覺很強烈。從之前我們的談話,感受到年輕藝術家的你十分有勇氣,一畢業就走上創作的路,能夠感受到你的艱辛與不容易,接下來想請你分享創作的過程。
張匯希:我從小到大喜歡藝術、畫畫,為什麼喜歡?因為媽媽帶我去畫廊學畫畫,後來大學畢業之後,本來想要去英國念書,從英國學習文化、設計等,為自己的品牌找靈感。後來因為家裡的因素,所以無法前往。當時的自己站在徬徨的十字路口,英國沒去成,原本找好的工作也辭掉,所以有一整年的時間屬於空窗沒有事情做。

洪總監:面對人生的許多不確定性,當時的你肯定很低潮。那你後來怎麼超越?
張匯希:在空窗的過程中,我好好的準備自己,看了很多設計相關的書籍,甚至開始試著做藝術創作。一開始不是作樹脂畫的創作,而是從木頭相關的創作開始,嘗試做一些木製的小桌子。這樣的創作靈感來自香港傳統家庭,都會有一張小桌子。在創作的過程中,其中有一次開始找樹脂膠結合創作,後來發現樹脂膠的特性很透明,很像水一樣,所以我開始發揮以前所學的畫畫概念,試著做樹脂畫創作。
邊創作邊去嘗試不同的調色,讓我的樹脂畫創作能夠越來越成熟。
洪總監:一切真的都不是偶然的!才能激發出你現在的樹脂畫創作。
結合建築與藝術激發創作靈感
張匯希:在這一年的過程中,我思考自己的存在意義,後來認識樹脂膠後,開始嘗試各種的創作,沒有給自己太大的侷限,就開始一天一天的創作,從小型作品做到大型一點的作品,堅持的做下去,後來開始有許多的酒店、餐廳開始找我。在創作的過程中,我秉著分享的一念,與所見之人分享樹脂畫與自己的理念。

洪總監:因為一念的堅持,讓你的創作與眾不同,自然受到眾人關注。另外,進一步想了解你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略分哪些階段呢?
張匯希:剛剛開始創作的階段是最挫折的,當時嘗試很多顏色與創作,但因為樹脂畫的創作是不可逆的,每一個作品調出來的顏色都是當下的創作,無法調製一樣的作品,比較複雜但也自由。後來邊創作邊觀察市場的需求,將中式、西式的風格給調和,呈現出香港的風格。以前讀建築,所以我想用這個風格來去設計,喜歡留白。

我兩年前去越南的一家店,老闆是建築師,跟他談,建築概念放在設計上,我也讀建築,我自己的方法跟他一樣才知道方法是一樣。我們做建築,以前建築前面有庭園,還有圍欄、一線門,以前的規格,需要經過這儀式的感覺,我的方法是可行的。
沉澱之後,我了解建築動線規劃好了,給居住的人就會有心情的變化,藝術也是這樣。先看中間密麻的圖案,然後在留白的地方,繪畫去欣賞的部分,跟建築有類似的應用。我的家人問我,你怎麼做這些?怎麼不去做建築?我也沒有浪費這些,我還是將建築的理念結合進設計。我要常看哲學的書,慢慢了解自己的風格,為何他們喜歡我們的作品,很多要別人跟我說我才會發現。我有這樣的才能,慢慢做,將自己的創作給作起來。
洪總監:我覺得這是一個時間點,這樣的契機,一個階段,讓你把整個過往經驗,個展的當下分享出來,讓參與的民眾,讓大家感受到。上次在會場上,讓人驚豔,一直想讓人仔細觀察,有一種表達的語彙,有自己的生命力在裡面。

張匯希:我看很多藝術的書給我的靈感,我用圓形,想要有方向跟力度的概念,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需要強逼自己要喜歡,隨心所欲。我有時候創作這樣做,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欣賞,給大家第二次的欣賞,我想要把藝術帶進人的生活,這是香港比較沒有的。
生活與藝術結合堅持創作走自己的路
我現在都會透過IG分享,不是去賣作品,裡面比較多文字,去闡述生活就是藝術,它是合併再一起,不是脫離的。它本來就存在,沒想到它就是藝術,沒有仔細去看。用別的用詞去代替。我做的作品,不會立刻明白,藝術就是生活,生活要體驗,不是一次就能明白
洪總監:文化的累積不是一朝一夕,要透過教育、認知開始去欣賞,就會跟作品有對話。
藝術有個作用,以前常聽到,有個人剛好家裡很亂,後來送了一朵花給它,它會想要把花襯托出來,先整理出角落,把位子變得很美,索性把家裡都整理了,原來家裡可以有這樣的改變。藝術也是這樣,心靈上的綠洲。每次回家看到每每作品,賞心悅目。

走出創作低潮堅持自己所愛

洪總監:周邊的人也會關心你現在的創作,沒有馬上有收入,你怎麼走過?
張匯希:目前做偏門的大型設計藝術,去了幾次創意市集,有幾次完全沒有收入,僅是在裡面坐著。即便如此,我盡可能的跟大家聊天與分享。有機會就多去做嘗試。讓他感受到我的誠意。我就進去。有機會就做,不用付出太多成本,有機會就去試,慢慢做出來。
洪總監:這條路堅持下去是走對了!肯定這段路,帶給很多青年很多啟示,很多示範,堅持自己的夢想很重要,過程一點不輕鬆,真的是一步一腳印,找到方向。
張匯希:是的,透過自己的努力與準備,隨時機會來了,我就能說沒問題的行動。
洪總監:這是平常的累積,正所謂:十年磨一劍。
我也會說已經滿好的,知道用十年就能夠有一把劍,但你永遠不知道你第十多年? 會放棄,所以要更堅持。

張匯希:所以我會常常問自己你是否真的喜歡,如果你真的喜歡,就不會放棄。不少香港人會說,你家有金錢,你沒有負擔,才能這樣做。我覺得喜歡就能夠做得出來。
堅持百年味道度小月的變革與創新
洪總監:度小月堅持每次只煮一碗麵,麵一下下去,跟煮麵機的差別,口味差別很大,還要麵碗有保溫的作用。


肉燥的部分,我們很堅持傳統的技法,我們是坐著煮,時代變遷,沒有被洗掉,變成特色,麵攤成為象徵的特色形象。空間環境一開始只是很簡單,挑著竹擔沿街叫賣,到水仙宮市場,開始搬器材開始賣,到後來有了店面,畢竟我們都從那種階段過來,我爺爺堅持不能裝冷氣,不能用瓦斯,時代在改變,它還是有傳統觀念的堅持,兩代間有許多的磨合,最後就折衷調整,一直到我爸跟我的階段,現在社會用餐的人,你不給他吹冷氣,夏天吃到滿頭大汗,環境是否整理一下,不只是簡單乾淨還要有氛圍,爭取很久,有一天它叫我回去幫它裝潢起來,去改變風格。
像你會去讀設計藝術的東西,我自己也是,我會想說如何跟品牌結合,跟他溝通的過程,他覺得現況很好,那次他答應可以改,它只給我七天時間,我趕快找工班,腦海有畫面,那裏這裡怎麼弄,裝潢到第四天離家出走,我爸看到這裏說不能改那裏不能改,我覺得顧客進來觀感不好,他每天下來開招牌燈,我改電子開關,他也很堅持要自己開,後來我們吵架,後來很不容易把店裡改造,顧客也有正向回覆,才逐一的改變到現在。
那樣之後,改革被肯定,慢慢地放手去嘗試很多,我知道在家族的核心價值,不能亂改,煮麵的位置還有比例都是算得剛好,那是我一定要保留的,空間氛圍都可以修正。

後來去北京改店,我有強烈感覺,大陸餐飲比誰砸錢裝潢多,我們老店去北京能呈現什麼?我們也是花錢而已嗎? 我們要將台灣品牌與文化作呈現,我可以跟藝術家呈現,將主題更襯托的更有內涵,目前書法展很代表,書法繁體字的畫面,很不一樣,原來還有意涵,用很多的意涵去呈現,每個都可以引起他們的興趣,在進而去認識台灣文化,我覺得這樣的過程向你說的與時俱進,重要核心價值保留,有很多的環境氛圍,從時代進步去營造,也不會違和感,覺得美可以值得分享,我們就是個平台,讓你用餐過程,感受主人安排的角落與畫面,用餐可以很享受。我是這樣的感受。
樹脂畫藝術家張滙希首次個人展
展出地點:度小月大稻埕迪化店 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12號
開幕時間:05/21 15:00 正式開始 (14:30進場)
展出時間:2019/05/01—2019/09/30